近日,由中华艺术宫、安徽省美术馆联合主办的“生命大写意——朱松发艺术展”在上海顺利开展,展览展出艺术家朱松发先生130余幅作品。9月20日上午,“生命大写意——朱松发艺术展”学术座谈会在中华艺术宫举行,本次座谈会由中国国家画院院委、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张晓凌担任学术主持,来自上海、安徽的十多位艺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朱松发先生的艺术成就、绘画精神、笔墨语言等话题开展了学术讨论。
朱松发先生是著名的中国现当代艺术家,他以其独立卓绝的艺术成就成为了现当代安徽美术界的一座高峰。朱松发的作品沉淀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他在吸收传统艺术语言后,充分调动了自己内在的、富有生命力和原创性的主观情感进行创作,因此他的大写意绘画,彰显出自我开拓和创新的鲜明个性,有大气魄、大手笔,用笔生辣、野逸率真。
安徽上海同属长三角地区,地缘相近、水气相连、文脉相通,既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是我国文化事业发达、文化创新强劲、文化交流密切的地区之一。此次安徽、上海两馆共同举办“生命大写意——朱松发艺术展”及相关学术活动,旨在开展地域文化艺术交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贡献力量。
参会人员(按发言顺序排序)如下:
中华艺术宫党委书记、执行馆长 王一川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 丁设
安徽省美协原副主席、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原院长 刘继潮
刘海粟美术馆原馆长、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张培成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原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毛时安
上海油画雕塑院院长 江梅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学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 岳黔山
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汪家芳
上海市美协副主席、上海中国画院创作部副主任 鲍莺
上海美术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超
上海市美协理论与策展委员会副主任 汤哲明
安徽省书画院副院长、安徽省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陈明哲
上海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副馆长 马琳
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馆长 傅军
人民日报人民网高级记者、艺术批评家 钱晓鸣
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李鹏
中国国家画院院委、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张晓凌
安徽省美术馆馆长 王岭
(按研讨会发言顺序排序)
王一川
(中华艺术宫党委书记、执行馆长)
朱松发先生是中国现当代优秀的艺术家,在展览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朱松发先生通过雄强的笔墨、巧妙的构图、当代的表达展现出了他独特的魅力和人文情怀。这些作品不仅是他对安徽土地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我们的江南文化、本土地域特色的深入挖掘与传承创新,他以独特、卓绝的艺术成就,成为了现当代安徽美术界的一座高峰,值得美术界的尊敬和怀念。希望在座的专家畅所欲言,为我们美术界带来一场学术的盛宴。
丁设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驻会副主席、
秘书长
看到朱松发先生的作品我觉得非常感动。朱先生的书法和传统笔墨艺术功底非常深厚,他把书法和绘画做了非常好的有机结合。他的作品远看有结构,构成,气势逼人,近看有精妙的笔墨,书法,特别是后期的作品,既是中国画,又像当代艺术,他把传统绘画和现当代的视觉方式作了有机的统一,但他的根基是传统艺术。朱先生对中国传统绘画和现当代艺术如何融合提供了非常好的案例和样板。
刘继潮
(安徽省美协原副主席、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原院长)
安徽画家个人到中华艺术宫来展览,应该讲在安徽现代美术史上也是首例,可以说是安徽现当代美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
当年我主编《安徽美术家》,在1993年9月份推出了朱松发先生的专辑,这一期的《安徽美术家》从封面到封底、封二、封三全部是他的作品,并且组织了四篇文章,集中介绍了朱先生。应该讲朱先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安徽画坛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朱先生绘画第一个阶段是水墨阶段,他在水墨创作的过程中,非常追求平面化,追求画面的整体的视觉冲击力。第二个阶段,他转入了墨块。有学者认为是焦墨,我认为用焦墨去界定朱先生对他的现代性是一个弱化,所以我觉得把他看成是墨块。
朱松发先生是非常有个性的,非常有创作激情的,非常有思想的,是具有原创性的画家,他的山水画作品,对中国山水画的现代化带来一个新的发展路径。
张培成
(刘海粟美术馆原馆长、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朱松发先生早年画人物画,而且画的很好。后期以山水画为主要创作题材,我觉得他画的很宏大,气魄非常大,浓墨的黑白画面让人震撼,这需要非常强的自信和胆略。朱先生还有一点很了不起的是他出生在黄山,中国美术史上的新安画派就诞生在这里,但他没有“套在”表面的传统里,他讲的是中国画最本身的东西,比如气韵生动。他的浓墨很有生命力,用笔爽朗,线条的节奏,大的气势,画面的把控,他对中国传统的理解是在更高层面上面的。
毛时安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原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刚才看了朱松发先生的展览,很有冲击感。黄山画派,新安画派,包括黄宾虹、刘海粟都画黄山,黄山是一个画不尽的题材。一个好的画家不怕人家画多少遍,还是能够画出自己的一个世界出来,这个世界就属于这个画家创造的,尽管有了那么多的黄山画,但今天我们看到朱松发笔下的黄山,虽然对象仍是黄山,但这个黄山的世界属于朱松发。朱松发的画如果从风格来讲,就属于豪放派,他以横扫千军的气势和力度来再现黄山的另一面,他突出黄山独有的气势感、力量感,非常有力度,很重,气势很开阔,哪怕小画也有很大的气势。我们怎么样用更新的理念和形式,同时又不脱离中国画的本质,来为黄山,为皖南的山水做当代的传神写照,做让人耳目一新的传神写照,我认为朱松发先生实现了他的目标和追求。
江梅
(上海油画雕塑院院长)
看了朱松发先生整个创作的历程,尤其他在后期山水画和书法的创作,觉得他在当代水墨山水书法传承脉络当中是非常了不起的,第一个他是真正从传统中来的,尤其是文人画的传统,以绘画的观念来创作书法。第二个是他在创作中融合了现代绘画的形式和观念,发展出了中国山水和书法当代新的面貌。放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当代的东方的绘画、书道的格局当中,朱先生也是独树一帜的。第三个是朱先生在艺术创作上不断的自我突破,尤其是2000年之后更是进入了自由的王国,无论是绘画还是书法都有一种化繁为简,返璞归真的意向。
朱先生作品的形象、文字、笔墨都成为了视觉的元素和精神的隐喻与象征性的符号,他以一种磅礴之气去拆解重构,以视觉图式的张力和表现以及富有感召性的情感抒发的文字形式与内涵,来形成他极具个性化、风格化的语言和艺术面貌。越是后期的作品越是放达醇厚,作品当中传统与现代、中与西,具像与意向、构成与表现、书体与画体边界统统都是打开融为一体的。所以有艺术家以“朱家样”来命名他的风格,体现了他的水墨艺术在当代领域的独树一帜和自成一得。
岳黔山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学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
我跟朱松发先生相识也有二十多年,可以称得上是好朋友了,他把我称作“老弟”。看了这个展览感觉到非常震撼,就像这个展览的名称一样,是一种“生命的大写意”。我想强调的是在今天整个中国画界在呼唤大写意,呼唤写意精神的回归,尤其显现出朱先生艺术的重要性。我觉得他更重要的在画人格,在画生命,在画他的精神。他是一直有创新求变的理想,这种理想最后采取的方式还是用了纯正的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特别是中国写意精神。他用中国人的思维、语言和对艺术的理解在做艺术探索,气息是非常符合中国传统审美要求的,但图式和样式已经完全不一样,已经进入了中国画如何走向现代。他用自己的实践做出了他的一种样式,而这种样式越来越受美术界的关注。
朱松发先生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和推广,特别是在这个时代,在呼唤写意精神的时代,他的学术价值尤其值得我们去宣传和推广。
汪家芳
(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刚才听了很多专家对朱松发先生有高度的评价。我十多年前就看到过朱先生的出版物,当时非常震惊:中国画还能这样画!他画的非常当代,又非常的平面,他把书法融入在绘画里面。我两次去过安徽拜访朱先生,我记忆中他为人非常坦荡,他说绘画就是:你要想的复杂,但是出笔要简单,告诉别人我用这个毛笔来反映来表现我对艺术的理解。绘画要排除很多当代的、现代的、传统的固有观念,而是要把你所有澎湃的想法,简单的再简单,复杂的再复杂,复杂里面要寻找简单,简单里面要找到复杂。
朱松发先生的艺术留给当代,留给后人,会有更多的思考,会有更多的发展。
鲍莺
(上海市美协副主席、
上海中国画院创作部副主任)
朱松发先生有大写意水墨淋漓的画法,但他选择了浓墨的画法。我感受到今天就像喝了一口酒一样,觉得很强劲,这是我们在画院看到的不同的画风。
我在朱先生雄强的画风当中看到很多细腻的东西。比如说他用笔的变化,不像绵长的线条,用笔的方法非常不同,有抹、刷、涂,大块的涂,用笔变化很多。他扩展了笔墨线条的概念、方法,不拘泥于传统的线条用法。他对机理的运用,有把画面撕开的裂纹,也有碑帖拓片的应用,还有纸边撕开以后用墨汁晕染,而且全是画出来的,让我看到很多细腻的细节。
我在这个画展当中完全感受到这种对于中国画当代表现的自信,这是绕开笔墨,绕开传承,完全回归内心的,是对自己内心的抒发。我们可以绕开一些传统命题一百年来无休止的争论,完全可以进入到自己的内心,关照自己的内心来对创作进行思考。
李超
(上海市美协理论策展委员会副主任,
上海美术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一点点被朱松发先生的艺术感动,他是一个杰出的安徽地区的画家,但我认为他是一个国家的,代表中国的画家。我相信安徽省美术馆这个项目和中华艺术宫合作,他们是有一个系列的学术定位的。朱松发先生被我们看见,这是一种迟到的发现,局部的看见。安徽的美术矿产极其丰富,属“大江南资源”一脉,应该要让更多的安徽名家走出安徽,甚至于走出中国。
汤哲明
(上海市美协理论与策展委员会副主任)
我是做艺术史的,看一个画家自然而然从“史”的角度去写。朱松发先生的定位就是这一代画家的定位,他的地域性特色是非常强的。像朱松发先生从建国初开始学画,真正开始爆发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到2010年左右的中国画大写意代表,当然这里面有非常强的中西合璧传承面貌的,这一段中国画的艺术史以这批人为代表的,朱松发先生毫无疑问是里面非常有特色的,有强烈风格的一位。
陈明哲
(安徽省书画院副院长、
安徽省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我是朱松发老师的学生,也算是同事,因为他生前是安徽省书画院的专职画家,1987年任安徽省书画院艺委会主任。他一直非常坚持原则,坚持只看作品质量,坚持看作品说话。三年前朱松发老师生病的时候,他还一直讲,等出院我会有很多想法要去实现,可惜他过世了,非常遗憾。今天在这儿看到这么多的专家老师对他艺术的认可,非常感谢。
马琳
(上海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副馆长)
朱松发先生先是个性鲜明,然后是阳刚大气,他把中国传统写意画的精神推向了另外一个高峰。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枯笔的焦墨和水墨淋漓的碰撞,既有天然的率真,也有一种野意,他在继承传统笔墨的基础上,将传统与现代文化相融合,这样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可以说是为当下的艺术家如何在传承中创新的范例。
朱松发先生的大写意作品通过笔墨的挥洒建构了一种非常豪放、恣意的审美空间,有的作品虽然是焦墨很浓重,但画面很有呼吸感。同时我们在看他作品的时候可以感受到艺术家如何将自己内心情感和生命体验融入到笔墨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艺术家情感和他的投入在作品中的体现。另外,我们总是说艺术家的作品要体现时代风格,要有笔墨精神,要有中国气派,朱松发先生的艺术创作也展现了艺术家如何将个人的艺术追求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所以说朱松发先生的作品和创作理念为我们当下的水墨大写意的创作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和范例。
傅军
(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馆长)
之前看过朱松发先生的画册,今天又看了现场,看了原作以后感觉还是很不一样,印象挺深的有三个方面:
第一,朱松发先生一方面完全打破、打通了书法和绘画,书法完全成为了绘画中非常重要的元素,有的是以平面构成的块面出现,有的是类似线条一样穿插在画中。另一方面,反过来书法的构图方面,也完全从绘画视角或者概念在经营布局,这一点让人印象深刻。
第二,他广泛的吸收了像碑帖,版画,甚至安徽的贴画,现代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极大的拓展了中国画的表现空间。
第三,我们一直在讲中国画的现代转型,朱松发先生其实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个案,他提供了一条思路和方法。他的构成非常具有张力,笔墨具有表现性,他是有很鲜明的现代性特征的。
钱晓鸣
(人民日报人民网高级记者、
艺术批评家)
朱松发先生的画我想讲三个观点:
第一,他是一个历史的决定。面对着西方现代观念和整个国家时代的开放,又要完成传统绘画语言的现代转型,有的人是完成了,有的人是没有完成,有的人是完成得非常好,朱先生是完成得非常好的艺术家。
第二,笔墨语言和新程式的探索,朱先生作出了特色的贡献。首先他在传统方面是一个比较全面的人;其次他的作品既有力量和肌体的也带有人文关怀;最后是他的焦墨,受到安徽的地域文化的影响。
第三,他笔墨的品质有着构成与书写的结合,力量与诗意的结合,干湿与浓淡的结合,写生与程式的结合、笔墨与材料的结合,他五个方面的结合最后汇聚到他笔墨的质量,某种程度上他也是传统笔墨的集大成者。
李鹏
(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朱松发先生作为现代中国画的大家,现场的专家从很多方面都他进行了解读。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我想从朱松发先生作为一个老师的角度谈一下自己的理解。
首先,我感觉他作为一个老师或者一个画家,不同于一般的从业者,他有一个很强的历史感,这是从他的画作的题材、内容,还有他自己的题跋都体现得淋漓尽致,他的题跋我比较认真的读了,感受到他是一个很有画史意识和自觉意识的教师。
其次,他人生的几个阶段对于他艺术的影响也很大,他作为一个老师每年带学生到全国各地去写生,足迹是遍布全国各地的,他每到一个地方深扎一个地方,画了很多的画稿,而且他的意向造型的感觉在他做老师的时候体现得很充分了。
朱松发先生的艺术像一本厚厚的大书,同时又风格鲜明,如果深入去读他的题跋,会发现有很多他个人性的东西和经历性的东西在里面,这是我们以后研究朱松发先生艺术可以深入挖掘的。
张晓凌
(中国国家画院院委、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无论从安徽美术发展的历史脉络,还是从整个中国当代绘画发展的角度,朱松发先生都是不世出的大艺术家,安徽很多年没有产生这样大家了。
在这之前,我对朱先生了解不多,这次看完他的作品,我就得出一个结论:朱先生就是安徽绘画这几百年历史发展过程中从新安画派,到黄宾虹,赖少其,沿着这个脉络,在这个时代出现的一位大家。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面对的问题,和新安画派和黄宾虹和赖少其都不一样。他面临这个崭新的时代,改革开放以后到现在, 这几十年的发展变化以后,如何把中国传统的绘画样式转换为一个当代绘画形态,这是艺术家必须回答的问题,朱先生给出一个非常漂亮的答案,也给出一个非常准确的诠释。他的绘画在跨中西的基础上开创了一个完全属于他个人的一个崭新的形态。这在中国当代绘画的体系里边,不光看安徽,从全国在讲也是比较罕见的。如何创造具有中国属性、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当代绘画,我觉得朱先生以他毕生的创作从山水,花鸟,人物以及书法,从各角度对这个问题做出一个非常好的诠释,尤其是他晚年的山水,我觉得是一个很漂亮,很完美的答卷。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觉得他是不世出的大艺术家,这个是我的一个基本的结论。
王岭
(安徽省美术馆馆长)
今天各位专家顶风冒雨来到座谈会的现场,我首先代表安徽省美术馆,同时也代表朱松发先生的家属对大家的莅临表示衷心感谢。这两个多小时的研讨会下来感觉到各位专家对朱松发先生有了更深的了解,朱松发先生是从传统山水画文脉基础上走向现代的艺术家,他的艺术成就不仅局限于安徽,更是全国性的,他在当代山水画艺术语言之中所做的探索更是为中国山水画的现代转型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我向大家发出邀请,有机会到安徽走一走,看一看,欣赏安徽的美景,感受安徽现代化的发展,也欢迎各位专家能来安徽省美术馆参观指导。
最后我很期待下一步的合作。这次我们把优秀的展览送到上海,也是期待上海的各位专家学者能够和安徽美术界,和安徽省美术馆有更多的合作。特别是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合作,让更多的安徽的美术名家走出安徽,走到上海,走向全中国,扩大安徽文化的影响力。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作品欣赏
朱松发 《山气厚培千岁物》 165×115cm 2019年
朱松发 《焦墨扇面》
34×68cm 2018年
朱松发 壁立千仞
210× 110cm 2015年
朱松发 《天机正在忘言处》
111×69cm 2018年
朱松发 《正堪留野目 休问意如何》 108×69cm 2019年
朱松发《铁打江山》
70×485cm 2015年
朱松发 《千山万壑信步行》 144×366cm 2019年
朱松发 《放情丘壑》
48×282cm 2020年
朱松发 《香雪》
144×366cm 2020年
朱松发 《逍遥游·观自在》
96×730cm 2019年
来源:安徽省美术馆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